-
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针对新冠、流感、肺炎支原体等传染病防控,6项重点措施发布→
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24日发布《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。
-
2023年全省学校结核病防控专题教育开始啦
肺结核是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,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。学校是师生高度集中、接触频繁密集的场所,一旦发生肺结核,不仅影响师生身体健康,而且影响学校正常的学习、生活秩序。
-
中国疾控中心提醒您:国庆假期出境游,疟疾防控放心头
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,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的急性发热性疾病,因发作时患者会感觉“发冷”、“发热”、“寒战”,俗称“打摆子”,古代称为“瘴气”。感染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间日疟、恶性疟、卵形疟和三日疟四种,此外,诺氏疟原虫也能感染人体。中国已在202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。由于人员的跨境流动,每年仍有一定数量的疟疾输入病例,并时有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。
-
猴痘防控小知识
疫情呈现以下特点:一是病例均为男性,96.3%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。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。除同性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生感染。三是89.2%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,6.5%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,其他为主动报告和主动筛查等发现。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,主要为发热、疱疹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,无重症、死亡病例。
-
关注!国家疾控局发布《猴痘防控方案》
2023年6月以来,我国多个省份先后报告多例猴痘病例,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的风险较高。为指导各地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猴痘防控工作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我们密切跟踪国内外猴痘疫情形势,持续开展猴痘防控政策研究,
-
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控小知识
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常见肠道传染病。病从口入,感染性腹泻大多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,摄入不洁的饮食(如凉菜、变质的虾、蟹等 )和水,导致细菌和病毒感染。
-
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六月防病提示
甘肃省疾控中心提醒您:6月请您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。另外,随着气温的升高,食物容易腐败变质,请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。本月正值“鹦鹉热”和“布病”高发期,请高危人群做好防护。
-
如何吃肉健康,防控儿童肥胖
近年来,我国居民物质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,营养不足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缓解,但是膳食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,动物类食物尤其是畜肉摄入过多和烹调油、食盐摄入水平居高不下。此外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严峻,学生超重肥胖持续增加。因此,在当前情况下倡导平衡膳食的理念更具现实意义。
相关Tag